2019-12-19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專欄(39)
渭源縣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市,因地處渭河上游而得名。
渭源縣蘇維埃政府紀念館位于縣城渭河公園西側,建筑面積為1614平方米,以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為主旨,以隴右地下革命斗爭為重點,以渭源人民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為主線,通過詳實的文字和各種圖電、圖表、實物及現(xiàn)代化高科技手段等,精心設計布局,全面展現(xiàn)渭源境內有關紅軍長征、甘南農(nóng)民起義、隴右地下斗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渭源縣蘇維埃政府紀念館新館效果圖
1936年8月,紅四方面軍從川北進入甘肅。8月24日晚,紅四方面軍一支偵察隊進入渭源城東梁家坪堡子內隱蔽。25日晨,駐守縣城的囯民黨騎兵連路過東梁家坪堡子遭到紅軍偵察隊狙擊,掉頭逃往臨洮,聞訊后國民黨縣長趙培元率軍政人員等棄城逃遁。26日夜,紅30軍第89師從漳縣進入渭源境內,次日拂蹺到達縣城外。群眾聞訊后打開城門,鳴放鞭炮、牽羊掛紅,歡土如軍進城另支紅軍隊伍經(jīng)隴西首陽鎮(zhèn)進入滑北鎮(zhèn)(今北賽鎮(zhèn)),9月1日紅軍從東(渭源)、南(漳縣)兩路向駐官堡鎮(zhèn)(今會川鎮(zhèn))的國民黨魯大昌騎兵團發(fā)起進攻,經(jīng)過兩晝夜激戰(zhàn)擊潰該敵,攻占了官堡鎮(zhèn),渭源全境成為紅色區(qū)域。
1936年,紅軍一部八九十人途徑渭源坡兒村遇國民黨武裝伏擊,紅軍戰(zhàn)土終寡不敵眾全部犧牲,1968年當?shù)卣诖私ㄆ鹨蛔沂苛陥@。圖為坡兒烈士陵園。
紅軍在渭源共停留了一個多月時間,期間積極開展以“抗日救國”為內容的革命活動。進入縣城的第二天,在渭川小學(現(xiàn)清源一小)召集當?shù)厝罕姾陀嘘P人員開會,李先念做了重要講話。隨后成立了以范品珊為主席,馮秉鉞為副主席的渭源縣蘇維埃政府,并相繼建立了五個區(qū)蘇維埃政府。
中共隴右工委委員萬良才(右一)、毛得功(左二)、楊友柏(左三)、地下黨員陳子俊(左四)、警衛(wèi)員陳清華(右二)、司懷禮(左一)的合影
渭源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的同時,還建立了五個區(qū)的革命武裝抗日義勇隊,每區(qū)義勇隊有隊員百人左右。9月26日,紅軍離開渭源北上前,將一、二、三區(qū)的義勇隊集中于官堡鎮(zhèn)合編為渭源義勇團,轄騎兵、步兵共3個營,約300余人。張土杰為團長,張爾乾、張發(fā)榮、鞏志堅分別任各營營長。9月27日,義勇團奉命撤離,隨紅軍主力前進。
隴右黨的秘密組織在渭源設立臨時印刷所遺址
渭源縣區(qū)建立了蘇維埃政府之后,紅軍宣傳隊員在各地通過寫標語、演出文藝節(jié)目、召開群眾會議等形式,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籌集抗日經(jīng)費。城鄉(xiāng)群眾也給紅軍贈送慰問品,開展慰問活動。五區(qū)蘇維埃政府副主席魏冰之特意送4只大騙羊來縣城慰勞紅軍。不少富戶也響應號召,為抗日捐款。紅軍和蘇維埃政府還給積極捐助抗日經(jīng)費的群眾頒發(fā)了“保護證”。
2013年7月,渭源蘇維埃政府紀念館被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圖文轉自 甘肅省紅色紀念館網(wǎng)站
侵立刪